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高校思政 > 正文

华中科大思政课《深度中国》走红校园成“爆款”
党委宣传部 2018年04月24日 10:35 作者: 来源:dwxcb


4月2日,华中科大东九教学楼C101教室里坐满了兴致盎然听课的学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朋通讯员巢宗明摄)

  抢不到座位,就坐上窗台;窗台被占满了,站上几个小时也要听完!

  一个多月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公共选修课《深度中国》走红校园成“爆款”。

  校园冲击波——

  “良心好课”抢占我心

  4月11日晚6时30分,华中科大西十二教学楼N101教室早已挤得满满当当,没有一个空座。

  来自华中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闫帅、邹旭怡、刘兴花三位授课教师走上讲台,宣布开讲《深度中国》第五讲《乡关何处——“农民工”究竟该留城还是返乡》。

  这一课由教师闫帅主持,刘兴花和邹旭怡两位老师对辩。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齐刷刷抬头,听得聚精会神。

  这是一个手机可随时转移注意力的时代。“如果以到课率和抬头率来论,《深度中国》课程的效果已经惊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训威慕名观摩,在微信公众号上写下《“深度中国”,热在华科》。

  当晚9时30分下课了,一些学生还舍不得离开。他们走上讲台,围着老师继续探讨。目睹热烈场景,陈训威说:“启发同学们思考、激发大家进行系统化学习的欲望,课程就是成功的。”

  这是一门公共选修课,学生不满意,可以“用脚投票”,随时离开,大不了重新选一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踪该课堂一个多月以来,200人的教室,场场爆满。

  “选课时,系统被挤爆了,我‘抢’了第三次才成功。”机械学院2016级学生杨德民说,有的班级超过一半的学生都选了这门课。

  不愿意漏掉每一节课,4月2日晚,计算机学院2015级学生苟星成在东九教学楼C101教室站了两个多小时:“我是西边校区周三课堂的,临时课程冲突,提前赶到东边校区来听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徐雪莲和几个同学坐在窗台上全程听完:“大家都说是良心好课,特意来蹭课。”

  峰乎?岭乎?

  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

  冲击波,不仅仅是抢课和抢座!

  聆听《深度中国》,学生们来到一片新天地。大家普遍反映,“视野更开阔,看问题更全面、更客观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青年学子应当怎样真实、客观地看待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

  答案在“二人转”的睿智解读中——

  华中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教师杨炳祥同台讲授第一课《峰乎?岭乎?——观察中国的不同视角》。

  西方宣扬中国崩溃论的时候,中国为什么一直风景这边独好?杨炳祥从历史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大量诸如《资治通鉴》“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的思想,“大家认为,能带来政治稳定、民生富足、治安良好的政府就是好政府,古今一致。”“按照中国现在发展思路,全面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系列利益调节机制的建立,正是朝着避免历史周期律的方向努力。”

  黄岭峻打开一扇国际之窗,对比分析不同主义的诱惑偏差。“新自由主义主张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怎么办?政府一定要进行财富的二次分配保证公平。”“单纯的市场调节或者单纯的政府干预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些国家脱离本国实际,套用新自由主义开出的药方,经济跌入低谷、难以自拔。”

  黄岭峻在比较中总结说,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中国问题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

  “只有适合国情的道路才是好道路。如果盲目移植、照搬,陷入无休止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只会让人民生活倒退。”听完深入浅出的讲解,该校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学生路岚青感慨,“并不是外国的月亮就特别圆。我更坚信,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

  自动化学院2017级学生刘柱端坐在教室第二排,不停地记着笔记。他说:“通过国际比较,让我更正确认识了中国特色。我们享受制度优势的同时,也要理解发展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将来可以施展作为的价值空间。”

  “学生遇到国内问题,会习惯性地问国外是怎样的,喜欢拿西方来比。如果没有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往往会得出模糊甚至错误的结论。对于学生关心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回答好。”华中科大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艳华说。

  心起波澜——

  “种子”的力量

  怎么看待中国的发展大势?青年一代能为国家做什么?

  答案在“独角戏”的幽默剖析中——

  华中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秀实老师以《从“地矿”到“脑矿”——科技创新如何助力强国富民》为题,上演“速度与激情”。他情绪饱满地说:“英国人有蒸汽机时,中国并没有本质上的落后。乾隆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并不弱。可是当时的中国,无视科技创新。”

  随后,满屏公式出现在PPT上。“你们学物理、化学,以人命名的单位、公式中,有中国人吗?”“唯有创新,才能保持大国地位。”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16级学生彭博深有感悟:“强国之间的转移,都伴随着创新思维的转移。我们要担起创新使命。”

  答案在“锵锵三人行”的犀利辩论中——

  《乡关何处——“农民工”究竟该留城还是返乡》课堂上,刘兴花和邹旭怡两位老师激烈对辩。

  邹旭怡主张返乡:“我的一位初中同学,返乡开了淘宝店,今年还当上全国人大代表。”

  “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应该顺应农民工的意愿。”刘兴花用数据说话,“国务院的一个课题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农民工想在城镇定居,近六成愿意在城镇买房。”

  课堂现场开通弹幕,学生边观摩边发表意见。每辩论一次,学生还通过网络投票。

  发弹幕还不过瘾,数学与统计学院2014级学生黄泓竣几次站起来辩论:“机械化大生产,能不能带来农民工返乡后的广阔作为?”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2015级学生马富为认为:“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应温情相待。”

  一番激辩后,学生黄泓竣、马富为有了共识:“发展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笔直的,发展中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学生路岚青感叹:“长期生活在城市,总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是发展中国家。课程让我感受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国家对发展的定位是十分准确的,有这么好的道路,更激发我们好好学习、为中国梦接力奋斗。”

  黄泓竣即将到复旦大学学习经济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贡献可操作的方案。“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矛盾,而不是片面、盲目地指责。仅仅讨论问题不够,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与国家共进退,不仅仅只是在战争年代。”学生彭博说,“唯有国家强大,个体才更有安全感。现在学好本领,将来才有能力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聆听《深度中国》,有矛盾不回避,有问题积极解决,学生原慧民表示:“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更爱我们的祖国,更渴望为她做点什么!”

  夜幕下的校园,春风荡漾,一轮圆月,映照“种子”的向上成长。

  光荣使命——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

  播撒种子的园丁们在想什么?

  有人觉得,现在的思政课很难教,学生大都“政治冷漠”,“你觉得你有道理,那你说啊,我就是不理你。”“那是没有打动他,没有触及内心。”黄岭峻说,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接触的信息多,但很零碎,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分析,他们是迷茫困惑的,“众声喧哗中,更需要用高品质的课程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对接。”

  有人说,好的思政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深度中国》在时事热点解析中,融入了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青年学子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增强‘四个自信’。”华中科大教务处处长陈刚表示,学校在经费、后期在线课堂打造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努力将《深度中国》打造成精品课程。

  精品背后,是精力付出。

  该课程由11位优秀教师联袂打造,每周一个专题,涵盖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从英、法、美工业革命,到当今中国创新战略;从中国春运人口大迁徙,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广袤田野;从特朗普当选后的“各种不确定”,到中国大国外交的布局与自信;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中国实践,到“后真相”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深度中国》的11个专题,每一个都精心设计,有的课程还是集体备课、多次演练。老师们利用节假日出门调研,力争将最鲜活的素材搬上课堂。课程考核还将以“我为祖国献计策”的竞赛方式进行。

  “讲好思政课是一种情怀,创新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一份光荣使命。”黄岭峻说,三尺讲台立德树人责任重大,期待更多优秀教师走上思政课的讲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