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理论视点 > 正文

始终坚持中国道路自觉
党委宣传部 2019年04月29日 15:51 作者: 来源:宣传部

       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进入困境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破了资本主义依靠血腥掠夺和发动战争来发家致富的套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发展之路,即社会主义道路。当前,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自觉。

  一、解除思想束缚,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中国道路的主线。早在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①]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行者:“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②]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封闭和半封闭逐步转向全方位的开放,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中国百年来现代化曲折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动摇,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正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研究和制定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国摆脱了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困境,实现了生产力跨跃式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积聚了巨大的物质能量和饱满的精神能量,不断实现从“强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根据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③]

  二、修正资本逻辑,贡献中国智慧

  资本问题是马克思最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在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④]资本之所以能够不断实现自我增殖,原因就在于资本作为积累起来的劳动,利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不变资本,通过控制和占有活劳动,不断从可变资本中获取剩余价值。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制度为资本获取剩余价值提供了温床。资本增殖还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开拓市场,推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按照自己的本性创造一个现代世界。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发展逻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过去一切世代生产力的总和,迎来了一个机器大工业时代。然而,资本逻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危机。历史上两次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曾经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无不从根本上暴露了资本逻辑无限扩张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在中国利用资本逻辑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去修正资本逻辑的悖论。社会主义在根本上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有一切符合现代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为社会主义所用。“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⑤]社会主义中国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坚持国家宏观调控前提下允许资本各种形式的适度发展,对资本进行必要的规制,不仅不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且有利于搞活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践证明,我国在利用资本逻辑历史合理性的同时,不断根据变化的条件规制资本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创新。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在于,它是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资本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增加了中国发展的现代化因素,又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正是具备长远的、宽广的世界眼光,中国社会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自觉融入全球体系, 在对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架构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提升主体意识,推动民族复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既是发展的主体,承担着推动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又是发展的目的,享受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在当代中国,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确认个人的权利自由和主体意识,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社会发展能够激发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人们个性的自由发挥,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健全的社会性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就在于充分尊重和发挥主体性原则,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增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入。

  但是,提倡个人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发挥,并不意味着使个体成为完全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孤立的个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建设人的主体性更强调,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全面的、现实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

  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看,民族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单位,它的发展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上,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沉淀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精神。近代以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被西方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落伍了。但是,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有着浓厚主体自觉意识的中华民族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从不屈服、不断抗争,并不断摸索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寻找通向现代文明之路。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再次唤醒了和增强了中华民族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主体意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70年的艰辛探索历程,我们引以为豪,因为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曾经忍辱负重,在艰辛探索中不断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走出了一条民族复兴的独特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因此,要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道路自觉。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