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网上校史馆 > 正文

构建高校大文化
党委宣传部 2018年09月25日 16:51 作者: 来源:dwxcb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文化传承创新的系列顶层设计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创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阵地。在新时期,文化传承创新成为大学的五项职能之一,“双一流”建设为大学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把它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国际文化传播影响力,具有师生认同的优秀教风学风校风,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并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本文为高校探究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系统构建和创新路径,从而使大学文化成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出见解,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及矛盾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大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基于长期的办学实践,在内部要素作用和外部环境影响下,由大学及其内部成员凝练出广泛认同的,经时间检验正确的,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言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它具有开放性、地域性、先进性、创新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中国的大学文化系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学校的价值追求、行为导向和治校理念。

根据近期对财政部、教育部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共建的六所财经类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了解大学文化发展之现状。近些年,大学文化建设可谓丰富多彩,成效显著,但也呈现出不足之处,人们对大学文化的认识还有不到位、不系统、有偏差的地方。如今,大学文化已不同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涵要比校园文化更丰富,更有厚度、广度和高度,而校园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两者犹如一堵墙和一张纸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也不能完全等于思想政治工作,它可以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富营养、更接地气、更有温情和更具活力,但仍需关注大学价值的塑造、大学精神的传承和大学实力的提升;大学文化更不是企业文化,它以人文教化为特征,而不是以纯粹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区别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志。总之,当前大学的特色文化不明显,“效仿文化”盛行,大学文化建设在前瞻性、系统性、互动性、文化涵养、校史发掘、创新手段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内容、形式和创意上需要摆脱同质化。

大学文化系统的结构要素

由于大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基因”,这就需要探究大学文化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

通常来说,大学文化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又包含若干要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展示大学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多层次的、兼容并包的文化综合体。这些子系统包含:一是基于大学内部成员养成的文化,包括宿舍文化、班级文化、院系文化、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礼仪文化、榜样文化、师德文化、校友文化等。二是基于职能部门所形成的文化,包括管理文化、组织文化、诚信文化、廉洁文化、社团文化、群团文化、安全文化、后勤文化、楼宇文化、环境文化等。三是基于文化本身所形成的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也是最常见的分类标准。基于此,可以归纳出大学文化系统的一般性结构系统,以及相应的“文化识别系统”。

第一个是显性文化,主要表现于具象的、物化的、客观存在的人造景观、文本符号和图画符号中。一是指由教学场所、办公场所、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运动场所、文化展演场所、校史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及其办公设备、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文体设施等构成的物质文化;二是由建筑物名称、道路名称、引路牌、校园景观、雕塑、铭石、墙壁、宣传栏、电子屏等硬件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上述两种文化最直观地展现了一所大学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映了大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内涵、人文风貌和价值追求,构成了大学的“环境识别系统”。三是指由校名、徽标(LOGO)、校徽、校歌,以及校旗、院旗、文化艺术产品等所构成的标识文化,它是精神文化的外显,这种显性文化可以直观地表现大学的气质类型,构成了大学的“视觉识别系统”。

第二个是隐性文化,主要表现于大学及其成员深层次的治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一是指校训、校歌、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精神文化,它是由特殊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大学内部沿革而出现的关键事件和著名学人的价值理念、气质品格,并经过时间洗礼、历史积淀而产生的大学独特风格。二是指大学章程、组织构架、决策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属于规章制度的文本符号,它们以德育感染为主、规章制度为辅,将强制性的规范内化为大学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是大学的组织规则,是更为深刻的政治,是更具结构性和根本性的文化。隐性文化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双一流”建设、“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构成了大学的“理念识别系统”。三是指由校报、校刊、校史年鉴、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所传播的隐性文化,它们构成了大学的“文化传播系统”。

第三个是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的文化,主要体现于大学成员将“隐性文化”主动转化为自觉行动的程度。一是指基于大学价值观所影响的师生言行、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计、教书育人、群团和社团活动、学术活动、对外交流等,这种行为文化构成了大学的“行为识别系统”。二是基于互联网属性和多元文化思潮影响而形成的大学网络文化,其传播渠道通常包括校园网、官方微博和微信,二级单位的网站、微博和微信,与学校名称有关的群体和个体的微博和微信等。它们都是传播大学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有效载体,构成了大学的“网络识别系统”。

如同“大思政”格局一样,高校也需要构建“大文化”格局。这个“大文化”格局除了上述分析的各个系统,还应包括文化传播系统、文化治理系统和文化评价系统等,这些结构要素构成了大学文化系统的完整“场域”。由于“大文化”与“大思政”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从中可以探究两者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文化创新路径

一是进一步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提升环境文化品质,构建大学文化的生态系统。大学需要结合校区功能定位,科学规划文化景观和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大学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校区建设和规划设计中,培育具有高辨识度的标识文化,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环境识别系统。

二是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大学史料和大学故事,构建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系统。大学需要系统梳理大学历史脉络,深入发掘文化内涵,确定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校史事件、校史人物和杰出校友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补充大学史料,丰富大学故事。高校还需要倡导学院(研究院)建设楼宇文化、院史文化和学科文化等,打造自身文化品牌。伴随学校和学科的发展,代表性人物不断出现,重要事件不断发生,继续挖掘其中的故事,将会催生许多真实鲜活、生动形象的故事,为大学文化补充新鲜的校园元素和时代元素。

三是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师生文明行为,构建大学文化的网络传播系统。加强对校报、校刊、广播、电子屏、橱窗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建设好高校中外文官方网站等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向国际传播学校在中国的经济实践、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所获得的理论成就、实践成果、优秀人物事迹;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文明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四是进一步汲取世界优秀多元文化,提升文化国际软实力,构建大学文化的国际交流系统。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学习西方知识体系推动了中国发展,但与此同时,西方话语权通过潜移默化的推广,让一些人的思维和观念陷入了一种“被殖民”的状态,山寨的理论和模式无法解释丰富的中国实践,因为中国尚未形成能够解释中国实践的知识体系,也就没有国际话语权。对大学文化而言,大学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借鉴世界知名大学的文化建设经验,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探索创新与大学发展、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打造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国际特色的大学文化。

五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协同性研究,发挥非线性作用,构建大学文化的动力系统。大学文化协同发展,一方面源于大学内部,比如抓好大学文化发展的关键少数(变量或因素),处理好大学文化系统与其他政治、行政、教研等系统的矛盾,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利用校内不同班级文化、院系文化和群团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推动大学文化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它源于大学外部,比如与国内外高校竞争与合作,推动大学文化的协同发展。同时,大学文化还可以汲取社会、网络和其他国家、地区多元文化中的有益要素,拓展大学文化样式,丰富大学文化内涵。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1日 13版)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