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人民楷模”王有德:每一抹绿色都浸透赤子情深
党委宣传部 2019年09月23日 10:06 作者: 来源:宣传部

【致敬共和国勋章 国家荣誉称号人物】

  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习近平总书记为王有德颁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这一刻,太兴奋、太激动了,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属于每一个治沙人!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我的心还在这里,只要生命不息,我防沙治沙的脚步就不会停歇。”除了前往北京领奖,几乎每一个清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都要到林子里走一走。在王有德眼里,这里的每一棵树木都是他精心养育的孩子,他爱它们如同爱自己的生命。

  “这辈子我就干一件事——治沙造林,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王有德说。

  王有德的家乡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幼年时,他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了窑洞,十几年里,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

  从那时起,王有德在心中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他立志:一定要把被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让它变成绿洲和肥田。

  1976年,王有德如愿进入林业系统,1985年,他出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开始带领职工与沙漠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斗。

  初到林场,让王有德痛心的不是漫天黄沙,而是和沙子一样散乱的人心——大部分职工想的不是治沙造林,而是怎样离开这个荒滩。

  治沙须先聚人心。王有德深知,只有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和沙漠搏斗。他坚决推出三项改革措施:压缩非生产人员;实行工效工资,按劳取酬;打破“大锅饭”,实行责任承包制。提出“六个一”目标任务:每人一年扎一万个草方格,挖一万个树坑,种一万棵树,完成治沙造林面积一百亩,从治沙中实现收入一万元。

  王有德身先士卒,吃在沙漠、睡在野外,白天和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点着煤油灯研究第二天的工作……

  “光下苦力还不行,还要学习科学治沙、综合治沙,才能实现治沙事业可持续发展。”王有德说。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创新,他带领职工成功推广了草方格治沙、乔灌草结合的精准造林技术,探索建立了“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养殖业反哺林草业”五位一体综合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沙漠绿了,职工也富了。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也让黄沙漫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林场,变成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职工眼中,王有德不只是领导和“工作狂”,还是他们的亲人。

  “20多年前穷得差点连婚都结不了,一辆170元的凤凰牌自行车,还是王场长托人给我买的。”职工李桂琴回忆。如今,李桂琴饲养了100多头奶牛,经营着40多亩果园苗圃,种植温棚2000多平方米,资产达到200多万元,成为白芨滩林场拔尖的致富户。

  王有德在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期间,治沙播绿,兴场富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兴场之路和“内改经营机制、外拓生存空间,靠创新求发展”的发展之路。在北沙窝和大泉沙漠引水治沙造田,开发土地5000亩种植经果林,同时种植果树和栽植防护林带23万株,解决就业160多人。昔日的沙漠变成职工生存的“口粮”,果园成了职工的“摇钱树”,苗圃成了职工的“绿色银行”,还让260多名林场职工过上了美好生活。

  2014年,王有德办理了退休。同事们都说,苦了一辈子,荣誉和成绩都有了,该回家好好享享清福了吧!可看到白芨滩仍有60多万亩荒漠尚未得到治理,王有德觉得这是他的责任。他开始二次创业,在宁夏银川河东机场的东边承包了荒滩区继续防沙治沙,在这里创建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

  “铁锹拿不动了,但还可以带着年轻人干,这辈子,治沙就是一颗钉子,锈也锈到心里了”。5年来,王有德又发动社会力量开路引水、削高填低、清石换土,在马鞍山一带的荒漠上植树100多万株,营造了一片4000多亩的绿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十年来,王有德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面对荣誉,他说:“我深知崇高的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这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寄予的重托,我要一直干下去,加快国土绿化事业,再造秀美山川,造福子孙后代。”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