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高校思政 > 正文

新时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党委宣传部 2018年12月20日 10:00 作者: 来源: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按照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新时代新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趋势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变革的加速期、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加速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面临不少新的情况。

  第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多样、多变的社会心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市场主体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导致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收入差距、贫富悬殊、行业差别、区域差别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社会心理复杂多变,个体思想选择性、独立性、自主性大大增强,社会思想引导的难度不断加大。

  第二,主流思想文化面临的挑战愈加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用一元思想文化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加大,意识形态斗争曲折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主流与非主流相互交织,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很重。

  第三,网络快速发展改变了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已经深刻改变社会面貌,一方面,“互联网+生产”、“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生活”正在改变现实,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休闲方式大量涌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重构;另一方面,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实时、隐蔽、互动的交流,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相互融合,促使社会交流更加活跃、社会思想更加多变、社会舆论更加复杂,网络以从未有过的方式改变了社会交往和舆论生态,改变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

  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相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本身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一是分众化的趋势,即运用适合的教育形式、途径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二是综合化的趋势,在新旧教育形式、教育途径、组织领导等方面实现不断融合,各项工作同步推进。三是生活化的趋势,即让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融入生活。四是信息化的趋势,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实时、互动,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率、到达率、覆盖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也迎来新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方法。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持全社会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思想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前行的道路就有了明灯,才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又前进了一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源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单位和城乡社区广泛宣讲,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宣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宣讲各行各业为追求美好生活付出的努力,引导广大群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亿万人民群众追求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夯实主流思想文化的群众基础。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前景,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通过社会宣传、媒体宣传、主题宣讲、座谈交流、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要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勤奋工作、乐于奉献、长期奋斗,以强烈的进取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深化思想道德建设,追求崇德向善的高尚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要求,其本质是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深化思想道德建设,一要抓好日常教育。把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法治教育、单位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引导、规范、制约、惩戒等方法,使社会成员增强道德认同,遵循道德规范,形成道德习惯,承担道德责任。二要坚持身体力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言行举止守规矩,为人处世讲道德,带动更多的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三要实行典型引领。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社会名人、影视明星要带头遵守道德规范,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发挥示范作用,助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四要注重法规制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行业规范、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传导主流价值观。

  (四)突出问题导向,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现实生活中,解决就业、就医、教育等实际工作中的思想问题,必须同步解决这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消除负面情绪和社会心理的根源。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要关注民生民意民权,有针对性地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理顺情绪。要加强对社会思想舆论的引导管控,对社会热点问题加强舆情研判,组织开展交流沟通,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及时有效地消除群众的误解,化解社会矛盾。要把思想引导和文化服务结合起来,在重点工作推进中,工作关口前移,思想沟通跟进,多形式宣传政策措施,多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多途径倾听群众呼声,防范不良社会情绪滋生蔓延。

  (五)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

  一是以优秀的作品弘扬真善美。大力传播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体验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更加自觉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二是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实行政策、资源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薄弱地区倾斜,让普通群众享有更多的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进一步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发展,大力唱响网络主旋律,使主流思想文化始终在网络阵地发挥主导作用。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文以弘道,积极的文化活动可以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可以传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可以传播广大群众锐意改革、推动发展的精气神,是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好载体。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快乐、享受生活、体验幸福。(作者:邵子华,系浙江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