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高校思政 > 正文

高校师德师风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天津市部分高校的调研
党委宣传部 2019年08月13日 11:22 作者: 来源:宣传部

师德师风整体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师德师风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为深入了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现状,我们于2018年10月至12月对天津师范大学等七所天津本地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对象包括专任教师(特指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其中,教师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202份,有效问卷率96.2%,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74份,有效问卷率93.5%。

  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调研结果进行交叉性分析显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整体优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首要条件为“坚定政治方向”,四有好老师的第一条要求为“有理想信念”。关于“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多选)问题,153名被调研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师,68.63%(105人)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而入党,然后分别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58.82%)“认为是一种荣誉”(54.9%)“出于社会责任感”(53.59%)“身边优秀党员的示范效应”(44.44%)。根据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调查,超过90%的教师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非常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超过90%的教师认为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感觉“非常自豪”或“比较自豪”,据此充分说明当前高校教师整体上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教师深刻认同并珍惜自己的党员身份。

  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关于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其中“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喜欢学校工作环境”占绝对多数,分别为85.64%(173人)和74.75%,由于教师待遇稳定和社会地位高的分别占15.35%和27.23%。在教师职业道德整体评价和自我评价方面,满意率较高,且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呈现出高度一致性。72.28%的教师认为本校教师整体上“责任心强”占据绝对多数。在自我评价方面,66.34%(134人)的教师选择“优秀”,32.18%(65人)的教师选择“合格”,还有2人认为自己“基本称职”,1人自觉“还需努力”。学生评价“非常满意”占39.3%(147人),比较满意占50.27%,“一般”占9.63%,“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两项共占0.8%。综合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整体比较优良。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75.25%(152人)的教师认为表彰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很有意义”,18.81%(38人)的教师认为“意义不大”,认为“没有意义” 只占2.48%(5人)。67.82%(137人)的教师了解并已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31.68%(64人)知道但不清楚具体内容和要求;育人方面,57.92%(117人)的教师能够经常和学生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39.11%(79人)的教师为“有时”,“很少”或“没有”共占2.98%(6人)。根据对职称和该问题的交叉性分析: 28名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中64.29%(18人)“经常交流”,35.71%(10人)“有时交流”,“很少”或“没有”交流者无;58名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中65.52%(38人)为“经常交流”,29.31%(17人)为“有时交流”;“很少交流”者0.97%(1人),“没有交流”者无;中级职称中“很少交流”和“没有交流”者各1人,初级职称中“很少交流”1人,“没有交流”者无。考虑到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没有研究生可带,上述数据可以充分说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较为优良的师德师风。

  存在的问题

  职业态度和教师年龄呈现总体负相关趋势。根据科学研究,“师德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呈现出负向的预测作用,即说明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低”。通过将教师年龄和自我评价是否适合教师职业问题设置为相关项进行交叉性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加,教师的职业热情和自我认可度逐渐降低,93.51% 的35周岁以下教师、84.62%的36岁-45周岁教师、80%的46岁-55周岁教师、66.67%的56周岁以上教师认为很适合教师工作,并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与之相对应,认为教师不是本人理想工作的教师随着年龄提高也在增加,特别是有7.69%的46-55周岁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太适合教师职业,希望换一个工作。

  个别教师存在非理性倾向,距离言行雅正尚有较大差距。在调查问卷中,关于是否“大学课堂上存在一些高校教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的现象”的问题,74.75%(151人)的教师认为属于少数现象,认为该现象非常普遍和比较普遍的共占7.92%(16人)。98.93%的学生认为本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基本或完全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这说明高校教师群体整体上能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问卷还是访谈,都显示个别高校教师点评社会负面新闻时存在过激言论。

  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制约因素凸显。调研显示,“影响高校师德师风发展的主要因素”(多选),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社会风气、相关考评体系、个人素质、教师待遇、学校重视程度,其中占比最低者为“学校重视程度”(49.5%),最高者为“社会风气”(71.29%),学生同样认为“管理制度”问题是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因素(44.92%),说明影响高校师德师风发展因素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其中环境因素(社会风气)特别是制度因素(相关考评体系)值得重视,同时也提醒高校管理者,师德师风建设必须有的放矢,制度建设是必要的着力点。

  对策建议

  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制度。高校党委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充分信任和依靠广大教师,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统一领导,紧扣全社会和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找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健全完善高校教师工作部的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专门研究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为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深化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深化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并贯彻到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高校要制定双重考察的详细标准,特别是在其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要把现实表现和历史表现结合起来考察,要把录用人员个人填报的情况和原单位的组织意见结合起来考察,同时还要把其短期表现和长期表现结合起来考察,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教育实习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强化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坚决遏制师德失范行为。落实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实行师德监督责任到人,专人专岗,专岗专责;二是充分发挥多元监督的优势,把学校的行政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把同行监督和学生监督相结合,力争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最大程度地遏制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三是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在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优、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作者:刘红英 王雪超 魏 尚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