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高校思政 > 正文

时事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思政课“活”起来
党委宣传部 2020年04月14日 16:07 作者: 来源:宣传部

变“思政单曲”为“课程全辑”,变“教师独奏”为“全员合唱”,变“单一路径”为“立体空间”——作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城区,重庆南岸区在思政教育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党建引领,唱响三重变奏曲,从课程建设、队伍搭建、实践活动等方面系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变“思政单曲”为“课程全辑”

  “袁隆平爷爷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说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人,心里要装着祖国……”在南岸区龙门浩隆平小学,孩子们常常驻足在学校以知名校友袁隆平为重点的统战知识长廊里,观看爱国作品、激发爱国情思。

  像这样将统战知识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案例,在南岸区随处可见。广益中学邀请老校友讲统战故事;龙职中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用统战知识影响、感染学生,使统战知识润物细无声地渗入青少年学生的心田。

  统战知识进校园是南岸区思政教育推进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各学校通过开发特色课程,让统战知识得到弘扬、传播。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牛鼻子’。”南岸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要搭好思政课螺旋上升阶梯,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等要素上找到同一方向的合力,将思政教育的种子有序地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近年来,南岸区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推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出台《南岸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及其配套文件,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在区域指导性文件中明确各学段课程目标,并联合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围绕“爱国主义”“劳动教育”“法治教育”“生态文明”等相同、相似思政课主题开展活动,以一次次具体实践让教师们体验层层递进的课程目标要如何实现。

  “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险峰说,南岸区鼓励各个学校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充分发挥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效应。广益中学、辅仁中学统战知识进课堂,在全区乃至全市具有较大影响力。

  “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梁光淑说,在疫情防控期间,珊瑚实验小学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线上集体朝会做了有效融合,落实思政课,落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南小学在课程建构中采用“1+X”的德育课程模式,采用自主学习+线上互动+线下课后拓展推荐的线上授课模式,探索线上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南岸区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鼓励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师积极挖掘课程内涵,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将思政教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

  变“教师独奏”为“全员合唱”

  2020年3月,重庆市第十一中刘志荣、谢红英老师在全市中学政治教研活动上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专题讲座。他们展示出深厚的专业功底、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执着的育人情怀,赢得听众们的称赞。

  刘志荣老师深耕思政课堂几十年,他的精心设计总能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有滋有味,思政课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十一中的学生们说:“刘老师的课很有亲和力和吸引力,我们很喜欢听。”

  在南岸区,还有不少这样深耕思政教育、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思政老师。南岸区韩琳老师、本玉婷老师先后获得重庆市中小学法治教育赛课一等奖第一名,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赛也是一举夺冠,她们的思政课有创意、接地气,圈粉无数。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南岸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南岸区全方位、多通道建好思政课教师队伍。

  南岸区把党建贯穿到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评选活动,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分类定级评定,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坚持“两解一帮”,引导党员教师走进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比学赶超、对标争先的良好氛围。

  疫情期间,南岸教委机关张清华、黄欢、邹驺等党员主动报名,下沉到街道及社区,积极开展入户排查、蹲点值守、市场监管、社区服务等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南岸区大力抓好新进教师上岗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全员培训,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的导向。同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大力宣传、表彰思政教师典型人物及事迹,探索设立思政教师岗位津贴,优先发展入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如何避免思政教师“单兵作战”、思政教育“孤岛化”的窘境,推动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南岸区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中小学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联动社会资源等方式补齐师资,组建思政专门讲师团,形成了多路径融合、多功能互补育人体制机制。

  目前,南岸区已经逐步形成了家庭、学校、部门、政府、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推动全区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

  变“单一路径”为“立体空间”

  “是社会!手牵手鼎力帮扶;是国家在前路指引方向;是大爱!在心中给予力量……”这是南岸师生共创的《大爱有你 南岸之光》里的感人歌词。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节奏。南岸区把疫情防控中的鲜活素材作为生动教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建南南奥利给志愿服务队、南南故事会,利用网络“空中课堂”,积极构建“云上思政”大格局,思政教育点对点,心理关怀心贴心,引领广大学生在战疫中成长。南坪实验小学南精灵交响乐团的孩子和老师们隔空演奏《我和你》,以乐声代心声向祖国致敬……全区师生共创作艺术作品数千幅,用艺术的力量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

  “学校思政课的建设是静态立体的,更是动态发展的,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关注学生的需求。”南岸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要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大思政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拔节成长、孕穗成才。

  因此,南岸区多平台拓宽思政教育疆界,以“三个结合”营造了立体化的成长空间。

  南岸区将思政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鼓励各个学校开展精品读书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十一中的大阅读,怡丰的国学,江南小学的国际象棋,青龙路小学家校共育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南岸区将思政与研学旅行实践结合,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精神,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重庆市第110中学“缅怀先烈,争做时代好少年”的主题研学活动,重庆市珊瑚中学“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时代精神”红色研学活动,都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起来。

  此外,南岸区坚持将思政与日常德育工作结合,大力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教学范式,目前已经打造了“小手牵大手”“六个一百”、德育荣誉制体系、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等育人品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立体化的育人空间,让思政教育无处不在,达到风清气正,意识认同,守正创新,全面育人的教育效果。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