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三道“必答题”
党委宣传部 2017年03月09日 17:09 作者: 来源:dwxcb
3月3日,在两会首个“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诗兴被记者关于传统文化热的提问点燃,吟诵起两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诗。
传统文化怎么进校园,教育部长指了一条通衢大路,“覆盖各学段,融汇到教材体系中,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不久前,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道路方向在前,传统文化进校园后,能够留得下,仍需回答三问:如何建立传统文化自信?师资哪里来?怎么落地生根?
如何建立传统文化自信?
最要紧的是增强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位研究民间文化的学者去幼儿园调研,发现所有的儿歌、故事、童话都是西方的,那些漂亮的绘本、花样翻新的开本里,几乎都是安徒生、格林、伊索之类的洋故事。
“为什么美德故事让外国孩子来领衔?”这位学者表示不解,同样教孩子要诚实,西方的《皮诺曹》与中国的《狼来了》,同样有趣。
“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非遗项目,却距离生活越来越远,难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在自己学校亲身实践传统文化教育六七年的时间里,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感觉到一种紧迫感,最要紧的是要增强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宋文新认为,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甄别和筛选,比如,什么样的传统故事能切合现代人的思维、审美和行动,把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好故事推向千家万户、传遍世界各地?仅仅依靠市场规则,够不够用?
答案显而易见。宋文新建议,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各个学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除了古文经典外,要将传统戏曲戏剧、非遗文化、民俗风情、书法、国画、民乐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更着力培养学生对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传统礼仪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立体化认识和感知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建议,要从“中国民间文艺乡土教材”编纂计划做起,成立教材编纂团队,发掘地方民间文艺特色,充分梳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民间文艺样式,编纂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儿歌、童谣、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读本,编制地方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乡土教材,加强民间文艺知识普及、民间文艺情感培养。
“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只做加法,还要做减法。”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看来,不能把传统文化和国家课程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按照认知规律和课标要求,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国家课标课程中。
师资哪里来?
要有学科支撑,才能解决人才后继无力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蒙兰凤是侗族,她非常喜欢自己民族的乐器——侗笛。2016年,蒙兰凤从湖南怀化通道县完小调到礼雅小学当校长,已经在教育领域浸润30年的她,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民族文化对孩子的裨益,就想在新学校里做一些教育改革,比如教学生吹侗笛,可是,她碰到一个难题:没人能教得了。
“最多也不超过5年,就退回到原来的教学模式了。”从事了30多年的彝族文化传承和整理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甫旺跟踪调查过几所中小学,这些学校多是依托彝语授课,教授彝语歌曲和舞蹈。但不管校长如何重视,总是逃不出5年的怪圈,主要原因还是缺老师。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文史研究馆馆长黄德宽2015年对全国的中小学进行调研,调查中各类学校都普遍反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遇到了师资瓶颈。黄德宽建议教育部门在高校教师教育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制定中小学现任教师传统文化专题培训计划,尽快启动传统文化教师“国培和省培计划”。
“传统文化不仅要进入到中小学的教材和课堂,还要进入到师范生的教材和课堂,这样等到他们毕业时自然就能够补充到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承的队伍之中。”黄德宽说。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科支撑,这才能解决人才后继无力的问题。”潘鲁生委员建议,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特别是一些“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就跟自然科学中的数理化一样,虽然报考人数未必多,但是非常必要,是我们文化内生动力的源泉”。
怎么落地生根?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因子
潘鲁生委员最近针对高中生在编纂一套美术教材,他在选取素材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既能提高审美素养,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用一个传统的器物让学生体会中国的工匠精神,比再多的语言都管用。
“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种价值观,一种审美导向,一种造物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潘鲁生委员说,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核心价值观,最后都应该是落实到行为上。
宋文新代表在六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得出一条最珍贵的经验:传统文化教育怎么才能落地生根?一定突出“体验性”,学生没有亲身体验,想传承很困难。比如,开展艺术演出、展览展示、讲座演示、经典赏析、国学诵读、参观访问、参与体验等活动。每一次活动,哪怕学生能接受一个点的传统文化因子,也可以带动攻克全局。“进校园进课堂,我们一定不能重蹈刻板教育的覆辙。仅靠‘黑板教学’和‘死记硬背’实为囫囵吞枣。传统文化进校园应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教学”。
在宋文新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个领域,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蒙兰凤代表认为,要落地生根,光靠教育一家很难做到,应该充分利用文化场馆、非遗传承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等各类文化场所,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充分挖掘各学科隐含的丰富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
“传承绝不是为了复古。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涵养及升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不能实现古代与现代的圆润过渡?能不能符合现在的主流审美和价值观?这需要去创新突破。”蒙兰凤代表说。(本报记者 赵秀红 刘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