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高校思政 > 正文

习近平的教师思想
党委宣传部 2018年07月11日 17:41 作者: 来源:dwxcb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到学校慰问专家教师,召开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一系列的新诠释、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的教师思想,也成为新时代教师培养和专业成长的新路标、新动力。

1.教师是立国之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和人才尤显重要。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2013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教育是以教师为本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水平、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质量、人才水平、社会文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可见,教师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堪称立教之本、立国之石。

2.教师是兴教之源。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依靠人才,人才培养、素质提高依靠教师,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所在。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3年9月9日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16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的确,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是兴教之本、兴教之源。

3.教师是学问之师。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扎实学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若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宽,教学中必然漏洞百出、自相矛盾,更谈不上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

教师是学问之师,更是做人之师。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好老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新知识,拓宽视野,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4.教师是品行之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神圣使命。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一个好老师就是一面“德镜”,就是一杆“德旗”,就是一生“行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是终生难忘的,是有莫大示范效应和引导力的。如果老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利益得失等方面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无法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老师只有始终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是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

5.教师是筑梦之人。教师的职责使命内涵丰富,但最基本的一个职责就是为每个学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梦想。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可见,一个好老师对莘莘学子成长成才的无比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由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以此来帮助、指导学生实现人生梦想。

6.教师是引路之人。学生要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育。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视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践行真善美,既是教师的光荣使命,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7.教师是塑造之师。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也是教育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劳动产品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只有把学生塑造好了,才算履职尽责、恪尽职守、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8.教师是仁爱之魂。教师是爱的使者,爱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育的灵魂。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高低之分,但在老师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可塑的,爱是学生进步的源泉。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我们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

一个好老师就应该是仁师,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9.教师是职业之尊。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2016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会议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说明,教师的职业是尊崇的,高尚的,荣耀的,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真正让广大教师身处三尺讲台,心系人民教育,心无旁骛、安心从教、为人师表、全心育人,使教师成为最响亮的职业,广受全社会的尊重。(作者杜红荣,系延安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作者:刘有锋,单位:延安大学宣传部)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榜